- · 《化工管理》刊物宗旨[06/29]
- · 《化工管理》征稿要求[06/29]
- · 《化工管理》投稿方式[06/29]
- · 《化工管理》数据库收录[06/29]
- · 《化工管理》栏目设置[06/29]
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近年来,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,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和突破,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,并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。为适应国际工程教育
近年来,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,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和突破,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,并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。为适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,我国需要增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宏观管理,建造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监控体系,确保和抬高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。
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工行业,在新的经济形式下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下和资源环境制约的严峻挑战,急需调整产业结构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化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,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,都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,都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。本专业在较长的办学历程中,明确办学定位,坚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,遵循学校“与广东崛起共成长,为广东发展做贡献”的办学理念,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,坚持不懈地进行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,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。为了培养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,本专业加大了改革力度,构建了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[1-2]。
一、构建“”人才培养新模式
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区化工行业发展趋势,分析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和标准,制定了更符合社会和产业发展的以“需求导向、分类培养、输出细化”为导向的渐进式、多样化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,包括:双语“化工创新班”、“3+1卓越工程师”、“普通班”。其中,化工“创新班”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、能进行基础研究的高级人才,重点能进行基础研究,本科三、四年级与研究生教育整体贯通,使其在知识系统、实验能力、创新研究等方面更具竞争力。化工“3+1”卓越工程师班主要针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,实行“3+1”,与行业高新企业合作培养,为行业输送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,主要针对具体企业的特色技术要求培养专门应用创新人才。
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“一导向、四模块、三阶段、两结合、一核心”的“”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,德育体现在各个环节,实现全方位育人。解决了由于行业发展迅速,对人才要求更高的问题,拉近了人才供给侧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(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见图1)[3-4]。
图1 “”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
我们以合理定位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目标,科学优化化工类专业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发展为主线的课程体系,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引,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旨,以高素质、应用型人才塑造为目标的“四模块”人才培养课程体系,“重基础、宽口径、强实践、擅应用”,设置包含“公共基础与职业素质课程、专业基础与技能课程、专业技术与综合应用课程、专业应用与技术创新课程”的体现能力培养的具有针对性、系统性和连续性,符合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的“四模块”课程体系。在教学中,实施课程思政,全程贯彻立德树人、教书育人的理念。
二、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的建设
人才培养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师资队伍建设,根据“多层次”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,贯彻立德树人,按照“注重培养、加强引进、打造名师/骨干教师”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,增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,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,充分落实了教学队伍的精英化、梯队化以及国际化。“骨干”教师对于本科教学工作有着强大的导引和示范效用,精英化的教学队伍中教师教学能力要强,学术水平要高,对待教学工作要热心。教学队伍要梯队化,要多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准,注重青年教师的塑造、栽培,还要充分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,齐抓共管,在教学、科研、实践等各方面给青年教师充分的辅导和指引。师资团队要国际化,为教师出国创造条件,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出国进修,并且大力引进有海外教育经历的教师。目前本专业已经有老师承接全英留学生公选课程,并提前布置了老师为将来的化工留学生班开课,已构建了国际化标准的教学师资队伍。
化工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,如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(包括无机化学教学团队、有机化学教学团队、分析化学教学团队、物理化学教学团队、化工原理教学团队)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(包括专业必修课教学团队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团队)、实验实践教学团队(图2)。有效解决了个别课程管理不到位的现象,增强了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交流。
文章来源:《化工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hgglzzs.cn/qikandaodu/2020/0725/398.html
上一篇:基于CDIO模式的化工安全评价教学改革研究<sup>
下一篇:化工有机废气处理方法